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参加滁州市保险行业协会召开的第三届会员大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向会议产生的新一届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以及常务理事表示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全体理事以及各县(市)经理联席会议的代表表示问候!并对滁州保险业多年来为滁州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结合滁州经济发展的新规划,新趋势,就加快滁州保险业的发展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滁州市打造经济升级版,滁州保险业大有可为。7月21日,市委召开五届六次会议,讨论研究“打造经济升级版、加快实现滁州梦”的重大课题。什么是滁州梦?这次会议作出的初步解答是,滁州梦是冲刺赶超梦、经济升级梦、美好家园梦。如何实现滁州梦,市委提出要基本实现五个转变:即实现从要素驱动为主向要素和创新共同驱动转变;实现从投资拉动为主向“三驾马车”协调用力的转变;实现从工业单兵突进向工业与服务业并肩前进的转变;实现从“四化”步调不一向“四化”协同推进转变;实现从生态与发展相互冲突向生态与发展良性互动的转变。其次,要推动六大升级,即: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抓“三驾马车”结构优化,抓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总体上提二产、稳三产、降一产,抓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在家电信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硅玻璃、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上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升级,要引增量、扩数量、壮体量、提质量、活存量并举,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推动开发园区升级,适应新形势,加快园区内涵式发展,使其发展动力更加强劲;推动城镇化升级,以产城一体、宜人宜居为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升级,强化园区经济、改造传统农业、做强镇域经济、培育个私经济。为着力打造滁州经济升级版,实现美好滁州梦打下坚实基础。
滁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保险业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去年以来,我市保险机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滁州实际,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拓展保险功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滁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保险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保险为全市人民提供3082亿元的风险保障;保险上交税收5434万元,代扣各项税款4791万元;处理各类赔案68237件,支付保险赔款5.91亿元,满期和年金等其它给付3.46亿元。特别是在应对自然灾害、大病医疗、意外伤害、重大突发事故等方面,保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服务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市保险机构立足滁州崛起,运用保险手段,为我市开发区、示范区和创新工程试点建设,提供立体的多方位的风险保障。为促进“三农”发展,全国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工作在中国人寿公司试行,截止2012年底,全市农村小额保险10889户,共32666人,提供风险保障6.5亿元,有效缓解了部分农村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伤残或死亡带来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政府的后顾之忧。滁州国元农业保险直接服务“三农”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市政府评为“农村先进工作集体”,“民生工程推进工作先进单位”。三是辅助监管防范风险取得新成绩。行业协会认真贯彻安徽保监局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规范银保市场,防止销售误导;组织产、寿险互查,严格规范市场秩序;深入调查广泛宣传,严防交强险异地保单风险;推进保险信息公开透明,维护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等工作,得到安徽保监局和省保险协会的肯定。保险市场不计成本的盲目竞争得到了遏制,各项经营指标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市保险协会连续两年被安徽保监局评为“先进保险行业协会”,在我市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要高度重视保险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保险的最基本作用是经济保障,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经济助推、市场监督等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因此,要实现滁州奋力崛起的现实要求,就要高度重视保险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保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保险业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下半年,全市将围绕主题主线,以冲刺第一方阵、打造第一印象为目标,以十大工程、百亿项目、千亿产业为抓手,以沿苏经济带建设为载体,以“三个一千”活动为保障,坚持“五位一体”,突出“四化同步”,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艰巨,需要各行各业同心协力,共同推进。保险业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市场新需求,积极开办新险种,为基础性、关键性的领域提供多方面的保险服务,积极发挥经济补偿功能。二是要充分发挥保险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作用。要继续通过推广责任保险、发展农业保险、农村小额保险、利用商业保险参与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工作,逐步解决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小、保障低的问题,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责任分担、风险分散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三是要发挥保险业对转变政府职能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有利于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政府改革和管理创新。政府通过支持建立责任保险制度,使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各方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新型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强化经济风险以及社会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运用保险机制的管控能力,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与和谐发展服务。
201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优化金融配置。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保险业的重大意义,积极帮助保险业做大做强。一是要切实加强对保险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领导,要努力做到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充分运用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二是各部门要加大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计划、社会劳动保障、工商、交通、公安、教育、广电、旅游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及时帮助解决保险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正面引导作用。要大力宣传保险业在促进和服务经济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大力营造保险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大力加强保险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风险意识、保险意识和利用保险实现财富增值意识。
三、服从服务于滁州经济社会的大局,认真做好新一届协会的各项工作。保险行业协会是为会员单位服务的非营利社团组织,是行业辅助监管的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协会要注重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要增强责任意识。保险公司是保险市场的主体,促进保险市场发展,需要各会员公司的共同努力,因此,各会员公司要积极参加协会的议事活动,认真执行协会决议,自觉执行行业公约。各公司的主要领导,尤其是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要真正参与到协会工作中,切实承担起对协会的领导责任,带头维护行规行约的权威性。二是要增强法规意识。要按照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社团法的有关要求去经营和管理,严格遵照协会章程办事,制订公约要有理有据,从法律层面保障自律公约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三是要增强创新意识。要从行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积极寻求协会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开拓协会工作新领域、新空间,不断丰富协会工作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四是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每一个会员单位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协会的工作,在行业协会的统一指导下,坚持规范经营、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完善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切实增强行业竞争力,以合理的收费和赔付,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五是要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意识。由于我市尚未成立保险监管职能部门,行业自律和规范业务的责任就落在了保险协会身上。从这几年工作运转情况来看,市保险协会在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整顿保险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开、公平、有序的保险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为推动我市保险业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一届市保险协会要再接再厉,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职能作用,协助安徽保监局、滁州市政府当好助手、参谋。
同志们,加快发展保险业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和动力并存。我相信,在安徽保监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滁州市第三届理事会一定会有新作为,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滁州保险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