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滁州市保险行业协会认真学习贯彻安徽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在安徽保监局和滁州市政府的领导下,滁州保险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滁州保险业“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认真贯彻保监局工作要求,积极做好基础性工作。一是全面落实防控措施。重点防范化解风险,建立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风险防范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规范市场秩序,把防范风险作为年度重点的工作。三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商业车险改革,支持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四是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保险供给质量,提升保险承接能力,开展服务能力评价,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二、结合实际优化险种,发挥带动就业作用。大力推进滁州环境污染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学生平安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保险业务发展,分散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部分解决了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等问题。目前,我市共有保险公司34家,县(市)支公司87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家,保险从业人员12292人,为滁州创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同时保险业通过促进养老、医疗、汽车修理等关联产业发展,新增了大量的工作岗位,间接带动了新的就业。
三、发挥风险管理优势,减轻政府管理压力。保险协会加强与公安、司法等综合治理部门的协作,协助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安领域的突出问题。保险业通过公众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校园方责任险等保险业务,在公共安全领域引入保险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补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减轻政府压力,同时利用自身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交通运输、生产安全管理,切实维护好广大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四、加强辅助监管力度,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保险协会十分注重解决保险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推进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综合治理工作,通过进一步优化综合治理的内外部环境,不断提升保险业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辅助监管工作的重点,扎实做好风险监测预警、防范化解工作,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和风险责任追究,完善和落实与政府部门及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交流合作机制,守住风险底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联合滁州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风险提示,并组织理赔服务测评,有效提升各财产险公司的车险理赔服务水平,积极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积极开展“安宁行动”,严厉打击保险欺诈。认真落实安徽保监局、省公安厅“安宁行动”部署,保险协会协调配合滁州公安经侦部门的行动,积极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今年4月26日,某被保险人在定远县青洛乡境内制造了一起“宝马x6”落水案,经保险公司勘验车辆受损报废,经滁州公安经侦部门缜密侦查,快速破获一起特大保险诈骗案, 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涉案金额84万元。保险协会以配合侦破此案为契机,与滁州公安经侦支队建立了反保险欺诈工作的长效机制。
(滁州保险协会秘书处)